

鶴年堂的發(fā)展歷程






2010
鶴年堂被政府有關部門列入傳統養(yǎng)生膏方指定制作單位。

2008
“鶴年堂中醫(yī)藥養(yǎng)生文化”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7
“鶴年堂中醫(yī)藥養(yǎng)生文化”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5
在600年慶典之際,被北京老字號協會授予“京城養(yǎng)生老字號,歷史悠久第一家”榮譽稱號。鶴年堂養(yǎng)生精品--四寶酒,在新中國成立后半個世紀后首次恢復生產。

2004
上海澤正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入資。公司開始實行“弘揚老字號優(yōu)良傳統,爭做中醫(yī)藥養(yǎng)生旗艦”的新的發(fā)展戰(zhàn)略。籌建鶴年堂品牌養(yǎng)生制品唯一生產基地—吉林鶴年堂參茸制品有限公司。

2002
北京鶴年堂醫(yī)藥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同年被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列為“打假扶優(yōu)重點保護企業(yè)”并參加了當年《中國商報》組織的“百城萬店承諾無假貨企業(yè)”活動。

1999
被原國內貿易部授予“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 。

1997
企業(yè)實行資產重組,與原牛街藥品批發(fā)部、廣安門中西藥品采購供應站合三為一組建鶴年堂藥品經營公司,注冊資金100萬元。

1986
鶴年堂被宣武區(qū)授予“物價計量信得過企業(yè)”。至今已連續(xù)十幾年被授予這一稱號。

1985
鶴年堂中藥店與附屬兩個門市部(宣外藥店、前進藥店)分離,各自實行獨立核算。鶴年堂注冊資金20.3萬元,職工總數為103人.同年,企業(yè)經市區(qū)醫(yī)藥總公司考核驗收合格,頒發(fā)“藥品經營合格證”。宣武區(qū)衛(wèi)生局驗收合格,北京市衛(wèi)生局頒發(fā)“藥品經營許可證”。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頒發(fā)“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從此鶴年堂的藥品經營正式納入國家管理的軌道。

1981
菜市口藥店恢復老字號名稱,定名為“北京市宣武區(qū)鶴年堂中藥店”。“鶴年堂”匾額由首都歷史博物館領回,經修復重新懸掛于店堂之內。

1974
鶴年堂“人民藥店”為獨立核算單位重新建立黨支部 。同年,鶴年堂設立藥品批發(fā)部,增加藥品批發(fā)業(yè)務。翻建食堂,代煎寶和丸散加工車間,建筑面積180㎡。“人民藥店”恢復工會組織活動 。

1969
鶴年堂更名為“人民藥店”,“鶴年堂”匾額被市文物局收藏。

1961
鶴年堂在經營上繼承和發(fā)揚“老字號”的特色,力求飲片的全而精,其飲片的品種達到1140種,被市藥材公司定為十全門市部。
同年,經市公司批準恢復建立丸散膏丹的小型加工間。

1958
鶴年堂由騾馬市大街西口遷至廣內大街7號,其東安市場分店劃歸東城區(qū)領導,西城分店劃歸西城領導.同年,成立鶴年堂中醫(yī)診所,劉春圃、梁宗翰等8名大夫應診。同年,鶴年堂為應宣武醫(yī)院的要求設立中醫(yī)科,派人設點在宣武醫(yī)院設立飲片調劑部(即宣武醫(yī)院中藥房的前身)。

1955
西鶴年堂帶頭申請公私合營,并將自家大院出售,資金投入西鶴年堂改造工程。

1950
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召集北京著名中醫(yī),在北京市衛(wèi)生局的支持下,整理出版《北京市國藥暫行統一配本》專輯。

1949
5月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當選為北京市工商聯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0月1日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應邀參加開國大典,受到毛澤東主席親切接見。
10月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委員,并連任三屆。
10月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當選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
11月15日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當選北京市工商聯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國藥業(yè)同業(yè)公會主委,并連任三屆。

1944(民國三十三年)
北平輔仁大學教授、奧地利人HOLGEN慕名到鶴年堂參觀,并給予高度評價。

1940(民國二十九年)
偽北京市市長余晉和商請劉一峰擔任商會會長,被力拒。
鶴年堂以其“最久最大”載入《北京市志稿》:“其藥鋪之最久最大者,若西鶴年堂于明......其最馳名者,若西鶴年堂之遵古秘制飲片......均能遠行,來京人士或攜出為贈品,故銷售甚廣”。

1939(民國二十八年)
由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倡議并創(chuàng)辦“藥學講習所”開課,北平所有藥鋪均選員參加,由汪逢春、趙樹屏等京城名醫(yī)親自授課。

1936(民國二十五年)
西鶴年堂系列鹿茸產品、特別是以長白山梅花鹿鹿茸精制的“鋸茸”以產地純正、炮制精良、功效顯著而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同年,在西安開設鶴年堂分店,劉一峰四弟劉子衡任總經理。

1935(民國二十四年)
西鶴年堂在北平西單開設第二分店。西鶴年堂在北平陶然亭首建養(yǎng)鹿場和鮮藥場,在南城陶然亭開辟了自己的鹿苑,藥圃,養(yǎng)殖和培育本店所用的鹿茸、薄荷、佩蘭、藿香等鮮活藥品。而鶴年堂以鮮鹿制品和鮮藥入方而名噪遐邇。

1934(民國二十三年)
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在愛國人士馮玉祥的支持下,聯合北平醫(yī)藥界人士強烈抗議國民黨政府的《廢止中醫(yī)案》。

1930(民國十九年)
西鶴年堂掌柜劉一峰被推舉為北平國藥公會主任委員。

1929(民國十八年)
西鶴年堂在北平東安市場開設分店。

1928(民國十七年)
西鶴年堂按傳承之宮廷秘方,重新配制桔紅藥酒、佛手藥酒、玫瑰藥酒和茵陳藥酒,選用上等藥材加工炮制,深受患者歡迎。當時使館外賓亦爭相服用。

1927(民國十六年)
西鶴年堂被“中藥改革大師”、清室御醫(yī)之后——劉一峰盤買。

1899(清?光緒二十五年)
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在西鶴年堂發(fā)現。發(fā)現人為國子監(jiān)祭酒、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

1898(清?光緒二十四年)
時任西鶴年堂掌柜的王保新(王圣一曾孫)義結“中國變法先驅”——譚嗣同。

1773(清?乾隆三十八年)
鶴年堂創(chuàng)始人丁鶴年的《鶴年詩集》及《丁孝子傳》收入《四庫全書》(集部 別集類)。

1755(清?乾隆二十三年)
京城名醫(yī)王圣一盤買西鶴年堂。《西鶴年堂丸散目錄》刊印發(fā)行。

1740(清?乾隆五年)
鶴年堂創(chuàng)始人丁鶴年的詩集由國子監(jiān)重刻,“藝海珠塵”本即以《丁孝子詩集》題其集名。

1735(清?雍正十三年)
鶴年堂創(chuàng)始人丁鶴年生平載入宰相張廷玉編撰的《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七十五)。

1659(清?順治十六年)
清朝孝莊皇太后懿旨:著西鶴年堂配制白鳳丹、女金丹、甘露飲、四寶藥酒等,專供御用。

1620(明?萬歷四十八年)
京師糧荒加瘟疫,鶴年堂大舍“辟瘟金湯”(鶴年甘露飲),醫(yī)藥名家張景岳書贊“世人趨騖鶴年堂”。

1590(明?萬歷十八年)
明廷詔曰,鶴年堂所制“關鹿茸”指定為“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供奉(使用)”。當時與李時珍齊名的大醫(yī)學家繆希雍在《本草經疏》中贊其曰:“秉純陽之質,含生發(fā)之氣,其功捷也”。

1568(明?隆慶二年)
抗倭名將戚繼光為鶴年堂題寫“調元氣”、“養(yǎng)太和”。

1557(明?嘉靖三十六年)
時鶴年堂掌柜曹永利奉嚴嵩之命秘制《長生不老鶴年春酒》和《鶴年四寶酒》,因其藥效神奇被嘉靖皇帝收用,并被列為宮廷秘方。

1556(明?嘉靖三十五年)
曹蒲颯去世,其子曹永利承掌柜位。嚴嵩之子嚴世藩題“西鶴年堂”匾。是年,鶴年堂又開了四家分店,遂有“五鶴朝天”之稱,其中以“西鶴年堂”最為有名。

1555(明?嘉靖三十四年)
時官復兵部員外郎、后升為兵部武選司的楊繼盛為鶴年堂題聯:“欲求養(yǎng)性延年物,須向兼收并蓄家”。

1525(明?嘉靖四年)
浙江藥商曹蒲颯(有的史料稱曹菩薩)接手,并請南京翰林院侍讀嚴嵩(后為當朝宰相)題匾。

1413(明?永樂十一年)
著名史學家烏斯道撰《丁孝子傳》和《丁孝子詩》,詳細記載了鶴年堂創(chuàng)始人丁鶴年回鄉(xiāng)遷葬父母遺骨的經過,詩開頭就贊嘆道: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由此,丁孝子之名廣為傳誦。

1409(明?永樂七年)
鄭和三下“西洋”,將中國可治療和預防疫癘的刮痧之法和《鶴年甘露飲》傳入印度、斯里蘭卡等國。

1408(明?永樂六年)
《鶴年甘露飲》問世。是年,中國南方爆發(fā)大瘟疫,鶴年堂創(chuàng)始人丁鶴年結合祖?zhèn)黩灧胶彤敃r疫情研制出“辟瘟金湯”(后定名《鶴年甘露飲》)無償贈送災民,長達半年之久。年底,已73歲高齡的丁鶴年把鶴年堂交由兒子丁文勇打理。

1407(明?永樂五年)
鶴年堂創(chuàng)始人丁鶴年所著《丁鶴年詩集》刊印。名士戴良專門贊頌丁鶴年的遺作《高士傳》收入《永樂大典》。

1406(明?永樂四年)
鶴年堂首開采制長白山人參、鹿茸、不老草(關東三寶)之先河,尤其是在中醫(yī)養(yǎng)生、藥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以關東三寶為主要原料,深得皇親貴戚、醫(yī)藥專家和養(yǎng)生人士的推崇,使當時的京師達到“今所用者皆為遼參(即長白山人參)”的水平。

1405(明?永樂三年)
鶴年堂開業(yè)。
精通回漢醫(yī)學的著名詩人丁鶴年在北京菜市口開設醫(yī)館和中藥鋪,并以自己名字命名為“鶴年堂”。
一個鶴年堂、半部京城史

鶴年堂的傳承發(fā)展與其他字號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它不是一姓傳承,而是由丁氏、曹氏、王氏、劉氏四姓相繼傳承數百年,
均為世醫(yī)大家,王、劉兩姓家族且有御醫(yī)背景,
因此,鶴年堂的養(yǎng)生文化和技藝融各家之長,還有宮廷秘方留傳后世,理、法、方、藥更為豐富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