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年堂 | 老北京愛喝 茵陳酒
時間:2021-06-24 來源:北京青年報2015年11月13日發表了《老北京愛喝茵陳酒》的文章。文章的內容梗概如下:
在整個一部《四世同堂》里,主人公錢默吟錢先生始終都是穿著長衫,端著茵陳酒杯的儒雅形象....
書中描寫錢先生,“他每天的工作便是澆花、看書、畫畫和吟詩。每到特別高興的時候,他還要喝兩盅自己泡的茵陳酒。”錢太太的弟弟陳野求是個相當有學問、心地極好的中年瘦子,這位陳先生就非常的羨慕錢默吟,他認為錢默吟不僅有詩、有畫、有花木,還有茵陳酒。可見,自制茵陳酒和飲用茵陳酒成為當時老北京上流社會的一種時尚!
在舊時老北京,茵陳酒除了像錢先生那樣凡高興時喝一小杯外,而每到立夏之后,喝茵陳酒去濕,也是一時風景,更重要的去處是在除夕夜的團年飯桌上。除夕之夜,新舊交替,一元伊始,萬象更新,這時闔家滿桌喝一杯綠茵陳酒,正是除舊迎新的絕好佳兆。由于茵陳有承舊布新之譽意,因此,過年的時候,沒有比茵陳酒更適合除夕夜喝了。
像錢先生愛喝茵陳酒一樣,舊時老北京的文人名士也多喜歡喝茵陳酒。唐魯孫曾經寫過梅蘭芳和齊如山常喝同仁堂的茵陳酒:“北平同仁堂樂家藥鋪,有一種酒叫綠茵陳,這種酒綠蟻沉碧,跟法國的薄荷酒一樣的翠綠可愛,酒是用白干加綠茵陳泡出來的。從前梅蘭芳在北平的時候,常跟齊如老下小館,梅先生最愛吃陜西巷恩承居的素炒豌豆苗,齊如老必叫柜上到同仁堂打四兩綠茵陳來,邊吃邊喝。詩人黃秋岳說,名菜配名酒,可稱翡翠雙絕,這個“翡翠雙絕”一聽就清涼可愛,令人雙頰生津。
問題是同仁堂的茵陳酒到80年代還有售,當年的老北京人還記得它的樣子,是透明玻璃瓶盛裝,貼“同仁”牌,酒色為淺棕色,并不像唐魯孫說的是碧綠生津。這是為什么呢?
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傳承人雷雨霖老先生回憶說:在老北京,做茵陳酒的藥鋪很多,但能做碧綠碧綠的茵陳酒只有鶴年堂,其它家做的都是淺棕色,或草黃色。譬如同仁堂的茵陳酒就是淺棕色。據雷雨霖老先生講:“鶴年堂的茵陳酒之所以翠綠,這是因為鶴年堂有一套秘傳的制作茵陳酒的工藝!只要提老北京的綠茵陳酒,就是只有鶴年堂能生產,別無第二家!”
說到梅蘭芳大師愛喝綠茵酒,雷雨霖老先生說,鶴年堂東邊不遠的鐵門胡同口,有一個叫吉慶恒的小酒館,是梅蘭芳等京劇大師的常去的地方,酒館掌柜也經常派小伙計,來鶴年堂為客人打綠茵陳酒,小伙計一進門就喊:梅老板茵陳酒半斤!他就親自接待過買綠茵陳酒的吉慶恒小伙計。 說到綠茵陳酒,那是有“京城養生老字號,歷史悠久第一家”之稱的著名中華老字號鶴年堂的鎮店之寶,鶴年堂“四寶”酒之一,所謂“四寶”酒是指:茵陳酒、玫瑰酒、佛手酒、桔紅酒。鶴年堂四寶酒,系出名門,源于宮廷,是專為西太后老佛爺四季調氣養血用的。
一九二七年,劉一峰先生接手鶴年堂后,特意把鶴年堂“四寶”酒作為鶴年堂重張的賀禮,供參加重張典禮的嘉賓品嘗之用酒,他在當天的典禮上,對各位到場的嘉賓說:此“四寶”酒的配方和制作工藝是從先嚴那里繼承下來的,是家父當年在宮廷當御醫時,為太后老佛爺四季養生調理所配制的養生酒,當年皇上在的時候,家父不讓我們用,現在皇上不在了,我今天把這過去宮廷御用的“四寶”酒貢獻給大家!
鶴年堂“四寶酒”不僅色澤艷麗:茵陳酒翠綠、玫瑰酒紫紅、佛手酒明黃,桔紅酒黃紅,并且開罐后香氣四溢,凡是品嘗過的人,用今天的話說,都點了贊!一時人們,口口相傳,鶴年堂“四寶”成為京城暢銷品,不僅北京各界名流,就連當時的各大使館的外國人也爭相購買!
民俗學家胡青在《老俗事》中稱:“老北京的家庭歡度除夕,慣常借助酒的色、香、味來蕩起室中的歡樂的氣氛。澄綠的茵陳酒,嫩黃的桔紅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悅目……北京人歡度除夕,必以茵陳酒為第一佳釀,百技酒則次之,佛手酒又次之。酌飲時,在似醉非醉之間,意到輒止……那鮮嫩的茵陳青翠碧綠,還隱隱透出一股泥土的芬芳,因此極受顧客的青睞……。”胡青以上所描摹的場景,似乎就是老北京人過年時的鶴年堂四寶酒的飲宴圖!
鶴年堂歷史上就有配制養生酒的傳統,鶴年堂掌門人劉一峰(生前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委)接掌鶴年堂后,又增加了配方和工藝源于宮廷的“四寶酒”。鶴年堂“四寶”酒一直是鶴年堂主打產品之一,“四寶酒” 在解放前深受京城社會名流歡迎,當時的外國使館也是喜愛此酒,把它譽為中國的XO。解放后因公私合營,鶴年堂生產廠并入北京市藥材公司而停產。
二00五年,由國家級鶴年堂中醫藥養生文化傳承人雷雨霖老先生,按當時古方及工藝重新配制生產出了 鶴年堂“四寶酒”,才使得這組養生酒中之瑰寶重新流傳于世。